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工会

“十大行动”引领天水市总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来源:天水市总工会 更新于:2016年12月27日() 阅读:

着眼全局  把握重点  统筹推进  争创品牌

  今年以来,天水市总工会把贯彻落实省总工会安排部署的“十大行动”作为全市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谋划、制定方案、加强指导、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
  夯实理论基础 思想引领行动凝聚力量
  各级工会采取 “领导干部带头学、结合问题研讨学、工会干部深入学、走进基层宣讲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传达贯彻省总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和省工会十二大精神。举办“百人百课百讲”暨职工大讲堂,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最新理论,为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开展政策形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四德”教育。按要求参加富民兴陇讲座,选派党组成员参加全总、省总调训,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邀请全国省市级劳模举行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展板等多种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最新理论武装宣传教育,使职工群众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信心,凝聚了正能量。
  助力一号工程 精准扶贫行动彰显作为
  在双联精准扶贫工作中,市总工会发挥工会组织自身优势,与全市各级各类劳务培训输转机构搭建合作平台,通过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送岗位、送温暖和组织劳模深入贫困村宣讲等多种形式,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积极联系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实用技术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把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帮助董川村和石岘村新建苹果园350亩,引进推广良种马铃薯220亩,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460亩,全面完成340亩核桃树栽植,苹果园补植200亩。针对村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在两个双联村开展“关爱百姓健康·双联爱心义诊”活动,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发放价值6000多元的家庭常用药品。每年举行“双联雏鹰助学”和“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捐赠价值近12万元的学习用品和助学金。协调市县有关部门,为两个村争取整村推进项目投资30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新建桥涵文化广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建村级阵地,使双联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围绕重点领域 建功立业行动提质扩面
  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围绕转型升级、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工业园区(开发区)开展以“五赛五比一创”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确定成纪新城和藉河罗峪河口大桥等2个项目和天水飞天雕漆有限公司、天水华圆制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非公企业开展示范性劳动竞赛,助推建设工程进度加快、攻关项目取得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发展、职工技能素质全面提升、劳动热情得到激发。天水卷烟厂投入19.5万元,在制丝、卷包等质量控制关键车间,开展以“推进精益管理,争创精益员工”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通过设立流动红旗、悬挂竞赛旗帜、张贴竞赛标语、公示竞赛情况等形式,不断扩大劳动竞赛的影响力。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依托承接的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以保证出口产品按期交付、实现精品工程和提高成本管控水平为目标,在营销、生产、质检3个环节中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五比五赛”劳动竞赛活动,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和节能降耗。
  着力培养人才 技能提升行动精英辈出
  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相结合,劳务输转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相结合,借助技工学校和劳务培训机构有利资源,深化十万职工(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组织天水锻压、海林轴承等11户企业,对800名一线职工开展电焊、钳工等10个工种的技能培训,甘谷腾达培训学校首创带薪培训模式,张川县叫响“张川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劳务输出品牌,开展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牛肉拉面师品牌培训,秦安、武山县集中开展客房、餐饮服务等培训中级鉴定考试。县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比赛取得突破性进展,比赛项目在卫生、气象、农业、建筑等方面得到拓展。市总组织612名一线职工开展了涉及车工、磨工、焊工、镗工、数控加工中心等8个通用工种及配电线路、导游、折弯机等11个岗位业务能力的市级技能大赛,产生省市级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45名,35名职工晋升了技术等级。
  着眼选树榜样  陇原工匠行动明星闪耀
  从今年7月份开始,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工信、科技、文旅、建设、商务等部门制定了《天水工匠推荐评选活动方案》,成立天水工匠评审委员会,确定从餐饮业、建筑业、工艺美术业、装备制造业等4个行业推荐评选10名天水工匠。天水工匠评审委员会按照评选方案确定的评选条件和要求,在重点考虑我市传统优势行业,全面体现制造业和一线产业职工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技术比武、素质提升、创新成果评选、技能演展示等活动,经过资格预审、专家评审会评审、公告公示、终审决定等环节,在推荐的55名候选人中评选出张自飞等10名天水工匠,并择优推荐5名天水工匠参加陇原工匠评选,其中4名入围陇原工匠候选人。通过陇原工匠、天水工匠的推荐评选,有力的激发了全市广大职工学技术、当标兵、争一流的进取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深厚氛围。
  筑牢发展根基 创新创造行动活力倍增
  天水市总把班组创新和职工创新相互融合、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把两项创新行动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石、提升职工素质的课堂、推进技术创新的阵地、延伸工会工作的平台,不断深化创建形式,丰富创建内容,注重创建效果,有力的激发了企业班组和职工创新创造的生机活力。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创建任务。着眼于夯实创新发展基础,以推动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班组创新、职工创新为根本,市总印发了关于开展创新型单位、创新型班组、创新型能手创建和评选市级创新成果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范围、创建目标、创建条件、创建指标、实施步骤。并根据省上相关制度,联合市人社、科技、工信等部门印发了《天水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奖励办法》,为开展创新型班组创建活动和市级职工优秀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效遵循。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以劳模创新为引领,班组创新为平台,职工创新为基础,设立创新基金,搭建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双百双创”活动。市总安排20万元,县区和重点企业筹措50万元,用于创新平台搭建、创新项目补贴、创新能手表彰和创新成果评选奖励。通过创新成果评选、天水工匠选树与职工技术职称评定、工资效益挂钩并重的办法,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创新热情,有效激发了企业职工的创新活力。年内培树创新型单位2个,创新型班组6个,创新标兵8名。全市各基层工会共推荐上报职工创新成果28项,其中1项成果获全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2项成果获三等奖,1项成果获先进操作法提名奖。开展天水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通过初步审核、专家评审、公告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6个。强化督促检查,放大创新效应。市总把注重实效、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贯穿和体现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督促检查、跟踪服务、扩大宣传等多种方式,组织企事业单位班组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工艺创新、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引导企业完善班组研发体系及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壮大优秀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创造效应得到不断释放。华天电子集团组织召开2016年科技创新论坛暨第四届科技创新大会,对24名创新标兵、12个创新班组、36个创新项目、24项优秀专利以及18篇优秀创新论文进行了集中表彰。甘肃海林中科公司为调动一线职工参与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热情,挖掘职工个人聪明才智,组织开展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42条,涉及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节能增效、销售服务、技术质量等多个方面,其中有36条被公司和班组采用实施,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近百万元。天水卷烟厂不断改进创新型班组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在班组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师带徒技能捆绑交流互助群”,以QC质量控制小组为单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技术沟通、资源互用,在班组内部实行捆绑考核、捆绑绩效,实现了班组技能共享和技术接续发展。
  弘扬时代主题  劳模引领行动旗帜鲜明
  市总从劳模评选宣传、生活关心关爱、精神思想引领、工作业绩引领、社会责任引领、工会组建引领等多方面入手,开展百名劳模事迹宣传、岗位创新、带徒学艺、建言献策系列活动。今年,共推荐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2个,五一劳动奖章5个,工人先锋号5个。召开天水市第六次劳模表彰大会,评选表彰99名市级劳模。给128名省级劳模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113万元。分两批次组织65名市级劳模赴哈尔滨、桂林进行疗休养。组建劳模宣讲团,进县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开展15场次“中国梦?劳动美”宣讲报告会。发动5名劳模企业家,捐款110万元,对130名生活困难的职工子女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在14个劳模村建立示范性村工会,通过劳模带头致富、奉献爱心,劳模企业对接精准扶贫,劳模村争创示范工会等方式,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影响力,增强感召力,不断放大各级劳模示范引领效应。
  打造示范品牌 劳模创新行动硕果累累
  天水市总工会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按照专业团队创新、职工创新、草根创新等不同类型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搭建劳模领军、职工参与的创新平台,为打造创新团队建设,示范带动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规范创建中发挥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以全国劳模李平、宋建荣、武星煜、靳志强,省级劳模刘民祥、廖永刚、彭朝旭、张自飞等命名的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加强领导、落实保障,广泛宣传、强化培育、积极引导,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全市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制定印发《天水市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对各县区、各单位下达创建任务,按照标志明显、场所固定、设施齐全、组建团队、制度完善、经费到位、台帐详实、成效明显的创建标准,加强日常动态化检查指导,初步形成了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创建格局。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3家,命名市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9家,今年新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6家。在克难攻坚中发挥尖兵作用。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在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引领下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的刘民祥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技术中心,集聚机械、液压、电气等专业优秀技术人才,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科技研发,先后将多种科研成果有效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其主持研发的钢管精整校直机,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和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今年3月份,又完成了自主研发的果园防霜风机智能升级,该产品投放市场后,销路十分可观,为企业直接带来1100多万元的利润。同时建立决策、立项、管理、执行及奖惩考核程序,依托公司技术中心,开展青年专家、技术骨干培训,建立了一条职工尽快成长成才的便捷通道。在技术革新中发挥先锋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紧贴行业生产实际,针对技术难点,广泛开展工艺改进、技术革新活动,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天水市农科所宋建荣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农业科技创新上,建立以省市7名学科带头人为主体,24名中高级科技骨干为成员,以小麦、马铃薯、辣椒品种改良,航天育种,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为主攻方向的6个创新团队,在五县两区14个乡镇及周边地市建立以冬小麦、马铃薯、玉米、冬油菜、蔬菜为主的示范繁殖新品种基点25个,年示范各类农作物、蔬菜新品种20多个,建成示范繁育面积近万亩,推广农作物良种250万公斤,推广带动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为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素质提升中发挥引领作用。许多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积极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开展名师带徒等活动,推动了一线职工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为企事业单位打造了一支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骨干队伍。航修厂省级劳模廖永刚工作室与骨干人员签订了《名师带徒协议书》,通过名师传授知识和绝技绝活,提高了一线生产工人的技术素质。他倡导的“1+3”带徒学艺模式,很快产生几何效应,一年就培养21名技术工人和业务骨干。以全国劳模,甘肃电科院院长李平命名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帮、扶、带、教”等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技术、长本领活动。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一线职工中开展了“学标准,学技术,做合格试验员”的岗位实践竞赛活动,集中解决技术难题,形成一整套技术操作规程,使电科院职工的业务技能和团队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五是在科普教育中发挥阵地作用。许多农村劳模把创新工作室建在基地、建在果园,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培育新型农民,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精准脱贫提供了强大的技能支持和智力保障。秦安县靳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把果树栽培修剪、果园管理、果品销售等技能培训设在田间地头,开在村民院落,面对面讲给农民听,手把手做给农民看,非常直观的让农民体验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优势,使他们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大大提升了果树栽培技术的推广速度和效益。他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果农500多人次,选育引进桃新品种150多个,苹果新品种10多个,为周边农民每年创造近200万元的收入。
  紧盯安全生产  健康幸福行动倾情服务
  市总认真贯彻落实《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始终把维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作为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现场管理,突出整改事故隐患,开展一系列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面推进,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每年与政府相关单位通力配合,全程指导检查、考核评比竞赛活动,在全市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参赛企业达62家,参赛班组3439个,参赛职工达14万人次。全市各单位举办劳动保护培训班300多期,培训职工2万多人次,建立专兼职劳动保护监督员队伍2200多人。全程参与“6.12”、“7.13”安全责任事故调查处理,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近年来,在“安康杯”劳动竞赛中,全市22家企业荣获全国优胜企业,10个班组荣获全国优胜班组。突出重点,依托工会服务品牌,扎实推进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工作。坚持超前谋划、精心实施、创新模式、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今年7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工会慰问看望高温一线职工15000多人次,发放价值140多万元的消暑降温物品。采取帮扶救助、企业担负、联合推进、社会资助等办法。先后协调市县区两级工会筹集50万元,争取社会资助50万元,帮助困难企业职工建立健康档案。截止目前,全市286家应建企业中,已建立职工健康档案202家,建档率达到70.6%。建立职工个人健康档案82143人。全市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已有120户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建档职工12236人。狠抓落实,积极探索有效形式,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逐年提高。市总协调安监、人社、卫计委、工商等部门共同印发了《2014—2016年全市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各类企业开展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不断扩大专项集体合同的覆盖率、履约率。积极指导督促企业把好文本起草关、平等协商关、合同签订关、审查备案关。同时建立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协商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对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和落实工作实行动态跟踪。目前全市1418户签订集体合同企业中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851户,覆盖率达到60%。

上篇:

下篇:

标签
相关内容
    • 中国甘肃
    • 中工网
    • 中央政府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甘肃职工旅行社

    主办单位:甘肃省总工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gs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郊巷26号 邮编:730000 陇ICP备1600011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建议使用IE浏览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