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清·丘逢甲撰(见《台湾杂谈》)
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向民族英雄郑成功投降。写满殖民耻辱的《热兰遮城日志》记到这一天为止。
1895年,甲午战败,当台澎诸岛要割让日本的消息传来时,辞官返乡的台湾诗人丘逢甲咬指写下“誓不服倭”的血书,和乡民们一起自发抗击,他们的精神坐标,正是两百多年前誓保台湾的郑成功。
为鼓舞士气,他在老师台湾巡抚唐景崧原联的基础上,改写了这副题郑成功祠堂的佳作。据民国《对联话》记载,唐景崧旧联是:“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驱异族出境,语国中有志者再鼓雄风。”同时期的《南亭联话》则记载,此联为唐景崧出句,丘逢甲属对。然孰先孰后,已不重要。
郑成功从一个秀才,到万人敬仰的延平郡王,苦苦撑起半壁江山,自然为读书人增得颜色;而后来驱荷保台,更是鼓舞着无数国人的斗志。清康熙皇帝也有缅怀郑成功一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构思略同,不过立场不同。丘逢甲将唐联“别开生面”改为“顿生颜色”,感情色彩显然更强烈,尤其中间新加的两句,更说明此联乃借题发挥,实为抗倭之宣言书,至今读来还让人心潮澎湃。
上篇:
下篇:
主办单位:甘肃省总工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www.gs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郊巷26号 邮编:730000 陇ICP备16000114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建议使用IE浏览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